('\n
下面分坐着各个将领、官吏,李善看了眼坐在最后面的一员青年将领,“李二郎。”
\n
李绅起身行礼,“拜见殿下。”
\n
“起身吧。”李善叹了口气,“突利知孤性情,当不会大加屠戮。”
\n
李绅应了声,却是愁容不减,他是代州李家子弟,是李善此次携带北上的李庆李三郎的堂兄,两人当年都是李善亲卫出身,参与了顾集镇一战,后来一人留在了代州军,一人被李善举荐入了十二卫。
\n
“罪责在某。”李道玄面色灰败,反反复复呢喃,五万代州军,如果不计算被割裂的朔州那边,如今只剩下三千余骑兵与两千余步卒。
\n
丢掉了雁门关,丢掉了代州,丢掉了忻州,让突厥的铁蹄和弯刀降临在民众头顶。
\n
李善看了眼李道玄,虽然关系好,而且这一战的失利也有意外的因素,韩国公庞玉没能守住飞狐径是主要原因。
\n
但不得不承认,李道玄在军略是不如李道宗的,虽然后者也没能守住石岭关、赤塘关,导致突厥大军侵入并州,但李道宗能坚守并州至今,擅守是名符其实的。
\n
“今日已是十月二十二日,以往年计算,应该已经降雪了。”窦静的话让大家将注意力转回战事上,“草原更北,此时必然降雪,突厥应该会北返。”
\n
“斥候回报,阳曲县周边突厥兵力至少有三四万之众。”李道宗看向李善,“吴国公率军进驻黄丹镇,或可为奇兵?”
\n
突厥北返要么走赤塘关,要么走并州北部,从吕梁山脉外围通过,不过后者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是要穿越数条河流,大军难行。
\n
而赤塘关虽然地势不如雀鼠谷、飞狐径那么险要,但数万突厥骑兵还要携带粮草、人口北上,突厥就算提防晋阳方向的唐骑,若是尉迟恭渡过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