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是南廷无法掌控的一大隐忧。
王仲之乱几乎将南国朝野上下吓出了PTSD,为了解决何展等人这一大隐患,中书令刘默强征他入京,逼反了何展。
短短一年多,何展便攻入了台城,又派兵劫掠了三吴。
武康县也遭战火蹂躏,城内百姓流移四散,十不存一。
至于方才吴友田口中的“王六郎”,慕朝游不禁恍惚,她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王道容了。
若非这次何展作乱,王道容也不致重新出现在她的生活里。
据说平王仲之乱,王道容出力颇多。
他是个天生的投机主义者,极善火中取栗,每一次国家动乱都会带来新一轮的权力再分配。
他蛰伏多日,终待来时,巧妙地把握住了时机,扶摇而上,平步青云,累迁散骑黄门郎、散骑常侍,东阳太守。
何展之兵在三吴作乱,吴郡、吴兴的抵抗军先后落败退守,反倒是他所领的这一支多有胜绩。
武康县已不是久留之地。
昔年闲暇无事时,慕朝游曾带着飞奴寻访各地道观,竟也真遇上了几个隐世高人。
其中一个姓陶的老道士,仙风道骨,对她有半师之恩。他在三吴当地颇有些威名。战乱一起,他便打通了上下,安排了船只,接她们远走避难,邀她们一同隐居山野。
没曾想今天正要走,眼下又阿敬出了这档子事。
吴友田携着亲族求到她面前,慕朝游不可能坐视不管。
飞奴紧拽她袖口,不肯离开她,慕朝游一劝再劝,她这才松动,“那母亲要保证。”
慕砥不放心地强调说:“保证一定要平安归来。”
她与王道容生得酷肖,性格也都是如出一辙冷淡内敛。但不同的是,飞奴生性良善,路边捡到的小麻雀死了她都要默不吭声地哭上半日。
慕朝游慢慢篦着她乌黑柔软的发,轻轻地“嗯”了一声,“我保证。但飞奴,我这一去,却不能保证何时再回。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好人,如今正在城中受苦受难……我实在无法坐视不理。”
她本来便打算将飞奴交托给陶仙翁之后,再折返回武康。
“陶仙翁修为高深,你拜入他门下,跟着他远避仙山会很安全。切记不要调皮,好好修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