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许婧打量杨东健,这人年纪不大,三十岁上下,一身山本耀司的廓形打扮,看造型倒是有广院里那类文青艺术家的样子。
杨东健对许婧也很热情,跟外表相反,说话很实在,没什么遮遮掩掩,很干脆地说了公司情况:快倒闭的传统公司,转型多次,主营业务几经变更,大老板不管事,目前做儿童也是因为之前意外拿到国外一个小火的IP授权,临时组了班子排了个低成本的剧目。本地儿童艺术剧院本来也没什么人气,没有政策扶持但好在租金便宜,上戏后有了点收益,公司就继续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因为舍不得成本一直没有招聘专业团队,全是外包的合同工,导致后续排的新剧没有IP加持一直不上座,赚的那点钱快亏完了,目前又没什么好的新路子走,就打算咬咬牙招几个专业人士进来,看能不能最后努力一把,把公司盘活。
杨东健讲完了喝口水,看许婧的表情有点呆滞,很温和地笑了。
“是不是难以置信,其实业内大部分公司都这样,草台班子,勉强活着而已。你别看那些大企业,演出季投资大几个亿,落地跟我们差别也不大,都是一团乱麻。演出行业都这样。”
这也是实话,许婧亲眼见过,所以赞同地点了点头。
“怎么样,还想不想来,想跑就趁现在了啊。”杨东健还有心情跟许婧开玩笑。
许婧思考了一会儿,提问:“那我入职之后,公司有什么安排?”
“没安排,”杨东健摆摆手,“公司目前就一个赚钱的项目,就那个外购的IP,你还有另外一个导演竞争,争不到手里,要么你给对方打下手,要么自己做个新项目。大老板是想搞一个自己IP,这样每年还能省点授权费,这不是一直搞不成么。你要是有那个心,预算批你,反正也不多,最后出不了成绩,顶多扣你点绩效,大不了就走人。”
杨东健说到新项目口吻就很悲观,看来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