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位是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概念,引得众士子高呼“民贵君轻”,完成胜利。
第二位是卫鞅(商鞅),而他争鸣论道的对象,正是孟子,孟子为儒家圣人,主张的“人性本善”,呼应孔子之道,认为治世需要走夏商周的圣王复古之治。
而卫鞅为法家代表,被孟子批判为“乱世之学”,但法家代表人物的荀子,他主张的就是“人性本恶”的思想,卫鞅也以当时社会的礼崩乐坏为切入点,认为乱世当用重典,主张依法治国,走富国强民的路线。
成功辩过了孟子这位理想派。
第三位是李斯,他所论的,是书文之法,秦国打算推行秦篆,而主张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本来就是思想兼容并包的,认为要尊重各国文字,而李斯也是从实际和社会发展为切入点,成功以秦篆书写的他的著作《谏逐客书》,打动稷下学宫诸师生。
所以对于姜尘而言,如何对付孙况这位不久之后要面临的强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如何拿到【司马法】?
有借鉴意义的,就是上次在学府交流赛中,豫让以侠士之身,折服倭国之刀·三代鬼彻的例子!
对应在稷下学宫这个国级副本之中,想拿到【司马法】,唯一的可行之法就是,论道争鸣!
用魔法打败魔法,以智慧战胜智慧!
而就在这时,姜尘瞪大了眼睛,众人的目光也被纷纷吸引而去!
【武庙】动了,且是其中的一座十哲石像。
看清对象之后,姜尘的表情变得格外的灿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