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之敬而远之。可有的动物是不会不管这些的,真让它们在上面大小便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n
这样,每一块石碑都落实到乡里。让那些乡晋士绅恼火无比。
\n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最恼火的应该是八十年代初的文物贩子。本以为乾隆皇帝的诗碑应该是一个稀罕物。秘密盗窃,藏于密室不肯轻易示人,以期望能买一个好价钱。没想到这东西后来越来越多,终至于泛滥成灾,通货膨胀。最后只能便宜了那些建筑队地老板,直接砌在墙上,也平添了几分古色古香气息。
\n
以上的闲话是黄昏在那所大学和同学们的交流时所说地。因为寒假比较短,许多外地的学生都没有回家,干脆就在大学宿舍呆着。至少不用去享受那种春运高峰期挤车时地折磨。春节嘛。好象没几天就是了。黄昏决定今年的春节就在伟大祖国的首都度过。他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上海那边自己熟悉的人基本上都变成了自己的下属,一过节自己又是指示又是讲话,累得很。而且还要到各大关系户那里去拜年,灌一肚子酒水,身体受不了。现在好了,一切都交给吴青云和办公室主任伍庭梅,自己也落了个清闲。
\n
他住在酒店,每天睡到十点才起床。吃过饭去电影节和同行交流交流,晚上就去那所大学和杨柳他们吹牛皮侃大山。
\n
他越来越喜欢和这些大学生一起玩。说到底,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年轻人。共同语言也多些。
\n
杨柳校刊编辑部有一间不大的屋子,里面的设备本来不多,只两张长藤椅和一张书桌,还有一台油墨印刷机,这是用来印校刊的。
\n
后来。杨柳和几个同学搬来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字机,这才算让这个编辑部勉强跟上了时代潮流。
\n
“这诗不错。”杨柳手里拿着电影节地海报看着上面鞠草写的诗说。因为校刊每周一期,学校经费有限,每刊不过薄薄的十来页。长篇小说是不可能刊载的,大多以小豆腐块为主,其中诗歌占很大份额。少年心事总是诗,这点可以理解。杨柳他们一群人组织了一个未名文学社,平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