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与人之间会很容易理解和宽容。道德自觉下,用仁、义、礼、智、信就能规范人们的生活。
但是如果人性本恶,那么对不起,为了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只有在道德自觉之外建立一套强制机制,来制约人的欲望和行为。
法制应运而生。
所以李斯的整个思想是建立在“性本恶”论基础之上的,是“好利恶害”的。
李斯的思想理论如此,他的为人也如此。
在秦始皇发怒,要驱逐所有六国之人时,李斯一篇《谏逐客书》以情文并茂的文笔打动了嬴政,使得其承认六国之人对秦国做出的贡献。
——是李斯真的彻彻底底为秦国着想吗?不是,是因为李斯也不是秦国人。
在韩非入秦时,李斯联合姚贾陷害韩非,用当年嬴政在“逐客令”中驱逐六国之人相同的借口排挤韩非,最终鸩杀韩非。
——是李斯害怕韩非在秦国朝堂上为韩国求情吗?不是,是因为李斯害怕韩非取代自己在秦国朝堂上的位置,使自己来之不易的大权旁落。
而当嬴政宫车晏驾,此时“诸男皆尚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的李斯当然也不能忍受公子扶苏上位后大权旁落,于是铤而走险,矫诏拥立胡亥。
对于李斯而言,“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贫困4”。权力是他致死紧握的手中刀。
——当然,这是原本的他。
现在的李斯生命只剩余了固定的时限,天幕也告诉他他的辉煌基业被自己的一个过错覆灭,他反而看开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