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青年杜甫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他壮志满怀,有着俯视天下的凌然胸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他又有着青年人独有的傲骨和锋芒。
在杜甫三十岁的“而立”之年,他返回洛阳,和杨氏成婚。婚后,杜甫为十三世祖杜预守墓明志,明确了自己“不敢忘本,不敢违仁”的入仕之心。
三十四岁,杜甫由齐鲁西还故里。
十余年的历练丰富了杜甫的人生阅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结交到了相当好的朋友,同时也结婚成家,杜甫心想,自己该“立业”了。
放浪山水间的杜甫想要收心了,他即将迈上自己的仕途。帝王已经在位多年,可以看出是一位明君,又礼贤下士,会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杜甫又精于诗赋——这是当时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
我们相信,当时的杜甫心中自有万丈豪情。
但是,初出茅庐的杜甫并不知道,在开创了伟大的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满足于自己的大业,沉溺于享乐之风。没有了刚刚登基时的励精图治,也没有了厉行改革时的崇尚节俭——
他堕落了。】
李世民眼神一厉。
最坏的结果出现了。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隆基以结党为由,罢去了正直的宰相张九龄、裴耀卿,任命佞臣李林甫、牛仙客为宰。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李隆基宠爱的武惠妃向其进献谗言,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