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朱英华与朱英盛是一路听着‘啤酒、饮料、白开水, 花生、瓜子、八宝粥, 来, 前面的同志麻烦让一让,抬抬脚。’的吆喝声中结束了火车之行。
\n
这是两个孩子第一次乘坐火车, 兴奋又好奇。
\n
难得没有闹腾,朱正毅这才安稳地带着两个孩子到了沪市。
\n
车一到站,到达目的地需要下车的旅客大包小包,肩扛手提地拥挤着下车,进入月台,就连目的地是其他城市的不少人也空手空脚溜达而下。
\n
这时期的火车速度慢,赶远路耗时非常长,一直坐火车上不仅身形僵硬,身体不好的还容易脚踝浮肿。
\n
所以一到站,不管是大站还是小站,甭管停多久,只要车一停下,总有一波人又一波人的下车活动筋骨,顺便买点新鲜的吃食。
\n
我国早期的火车站并不是全封闭的,生活在火车站周边的百姓会掐着各趟火车停靠的时间点,带着各种吃食来月台上售卖。
\n
这种贩卖不属于私人。
\n
属于国家。
\n
因为每个能进入火车站贩卖吃食的百姓都跟国营供销社是合作关系,属于集体经济。
\n
沪市是大站,停靠的时间长,朱正毅父子三人并没有随着人流着急拥挤下车,而是等人下得差不多,他们父子三人才各自背着自己的行李下车。
\n
三人身形大小不一样,背上的行李背包也大小不同。
\n
不过都满满当当。
\n
都是他们各自的私人物品。
\n
“爸,这车要停多久?”朱英华十二岁了,单独走在朱正毅身边,一边下车一边看着热闹无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