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道士听到老道士的问话,有些惭愧的低头回到:“俞先生说连山易成则学达性天,连山易包罗象、数、理学,徒儿都未能窥其之根本,徒儿愚昧!徒儿相信勤能补拙,日后会更努力研习,早日窥得连山易中的象、数、理之术!”
老道士怜爱的看着小道士,想起当时一代奇人宁枫洲!心中暗叹都说将门虎子,果不其然小小年纪的悟性已有其父之风!
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道:“连山易能成者皆为大智慧者,你已经很不错了,能短短时间就将这本晦涩难懂背下来!师傅相信你假以时日,定能窥得其真谛!”
老道士看着聪慧的弟子思绪万千,心中暗叹自己当年一番好意竟然铸成大错,让宁家被灭族。虽铸成大错,后来与俞先生用尽脑汁历经千辛万苦才将他襁褓中救出,让他的血脉得以留下,也算是对他的交代!
小道士见到师傅突然发呆,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以为自己哪里出错了,不过老道士随即就反应过来了,吩咐小道士去生火烧水准备晚饭!
看着小道士的背影恍惚间仿佛看到当年桀骜不驯一代奇才宁枫洲的身影!
一个少年成名,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古典籍纠正其错,十岁饱读六经,十二岁乃知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十六岁应试及第,此成就成为鲁国前无古人后为来者。因少年成名、恃才傲物。在朝中特立独行,未将朝中百官看着眼里,最后也祸及自身。
其中《檄昭和王之文》是他盛极而衰的转折点。鲁国盛行搏击之术。
一日,鲁国太子门客与昭和王子门客比搏击之技!宁枫洲在众人怂恿下写了一篇《檄昭和王之文》为太子助兴,因言辞犀利此文被多人留存,最终此文传到了鲁国国君手中。鲁国国君认为此文中内容是对皇族权威地蔑视,以及是在挑拨离间皇子之间之情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