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地方毕竟是个小地方,虽然是赵文亲自设计的,但是其本身的环境影响了它的发展。
\n
为了更好的发挥首都的功能,赵文不得不选择迁都京城。
\n
这也是赵文很早之前就敲定出来的计划,将京城设置为首都,将宣镇设置为陪都。
\n
京城主要发挥政治功能,而宣镇则主要发挥工业功能。
\n
在赵文的打算中,以后,京城中的工厂能少就少,除过一些必不可少的工厂之外,其他的那些工厂,能没有就没有。
\n
反正宣镇距离京城并不是很远,工厂放在宣镇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n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人口还是有些不足,来自后世的赵文清楚,在工业化的初期,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技术素质比较高的人口。
\n
可是,赵文手中的劳动力都略显不足,更别说是有技术的高素质人口了。
\n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赵文不得不通过多开办学校来解决这个问题。
\n
赵文在全国各个省份的省会城市,开办了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以及专门培养科研人才的学校。
\n
因为现在的交通环境已经比大明那个时候好上不知道多少倍,所以,这些学校的招生范围放在了全国。
\n
这些学校的老师都是从大学里面调动过去的,这多么多年了,大学也培养了很多的人才,完全可以满足这些学校。
\n
这些学校的招生方式和大学一样,都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的。
\n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学校的招生还是学校自己弄的,后来,赵文为了规范化,就将考试统一了起来,放在了六月七八号,和后世的高考时间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农历一个是阳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