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还是须得你自己摸索探讨才是。”
\n
沈轩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n
赖瑾又向赖瑜道:“你如今跟着我在西海沿子游学。既然是游学,就得有一个游学的态度。我虽然不会逼你每日看经史子集,但是每个月你得交上来至少四篇策论。当然,你要是能每天都写一些有理小记那是最好不过的。西海沿子地处沿海,和西域藩国的往来异常频繁。所以所看所闻也与大业内陆大相径庭。这是个很好的扩充眼界的机会。你要是能多学习一番,将来对你的前途也大有裨益。”
\n
赖瑜点了点头,笑眯眯说道:“今后每日我都会写篇散记将我每日所看所闻的东西记录下来。每五日会写一篇策论交给哥哥。”
\n
赖瑾笑道:“我会将你的策论分别抄录给父亲和林伯父,让他们也为你品评一番。”
\n
赖瑜想了想,开口说道:“这样也好。毕竟师傅和父亲的学问是再好不过的。”
\n
众人又聚在书房闲话一会子,等到二更左右,方才各自散了回房休息不提。
\n
之后这几天依旧是最初的磨合期,工作并不是很繁重。不过当赖瑾适应了西海城的各种人事以及同任下九大州县县令详细了解过各地的风土人情,政治民事后,赖瑾的工作也变得繁忙起来。
\n
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赚钱。
\n
朝廷想要建立市舶司,乾元帝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力挺赖瑾赴任西海沿子,无外乎是想促进大业朝与西海诸国的商业往来,然后从中征取大量的赋税,添补国库空虚。因此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要能令大部分藩外商人心甘情愿的来西海沿子做生意,再行征收赋税也就是了。这样既不会得罪既得利益,也可以完成乾元帝的交代,从某种程度上还是两不得罪的显示了自己的能力,绝对是个讨喜的巧宗。
\n
可是在赖瑾看来,能帮助大业朝的商人将自家的货物直接出售到西海诸国去,所得到的利润会更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