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奴籍身份的话,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诚然,每个时代都不缺少能人异士。
就像朱元璋和他的大将一样,都是从一个村子或是一个县走出来的人。
虽然他们出身贫寒,但是却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和英勇建立一个庞大的明帝国。
千里马固然常有,然而能慧眼识珠的伯乐却并不常见。
一个人的才华,若要得以展现。
除了个人的不懈努力之外,更需要一个恰当的舞台与机遇的青睐。
正如赖大一般,他自身聪颖能干,对贾府忠心耿耿,倾尽心力。
但如果缺乏贾府提供的施展平台与宝贵机会,即便他拥有超凡的智慧与非凡的能力,恐怕也只能在默默无闻中被时光所淹没。
因此,赖大对贾府的竭忠尽智,正是他分内之事。
身为贾府的家仆,自然应当以贾府的利益为重,对贾府忠心无二。
毕竟,没有贾府这片沃土的滋养,也没有他的今日,何谈成就和智慧?
赖大与贾府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
更为准确地说,这是一场反哺的过程。
因为有贾府的存在,才铸就了赖大的今日辉煌。
相反则不成立,
故而言赖大对贾府的尽心竭力与忠诚不二,既是他的责任所在,也是他的必然选择。
若是他背离了贾府的利益,对贾府心生异念,便是对贾府的不忠不义,吃里扒外。
赖大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儿子摆脱了奴籍的束缚,也为赖家带来了富足的生活。
如今他竟还想借助贾府的力量,来为自己的儿子捐得一官半职。
这在贾环看来,无疑是得寸进尺、忘恩负义之举。
眼见贾环沉默不语,贾政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丝疑惑。
“环儿,你可有在听为父方才所言?”贾政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开口,正是因为他在这件事上有些犹豫不决,而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耳朵软,难以拒绝赖大的再三乞求。
加上这些年赖家这些年的付出,也可以算地上是劳苦功高。
其实最主要一点,还是赖麽麽这个人。
赖麽麽曾服侍过贾府的老主子,做过贾政的奶妈,也与贾母有一定的深厚交情。
出于这层面的考虑,贾政才会陷入犹豫不决的境地。
贾环沉思道:“父亲,孩儿心中藏有疑惑,斗胆请教父亲,望父亲不吝赐教。”
贾政闻微微一愣,未曾想到贾环会向自己抛出了疑问。
“环儿既有疑惑,但说无妨,为父愿闻其详。”
其实他也想知道,贾环到底想说什么。
贾环整理思绪,言辞清晰地说道:“父亲,孩儿欲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