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暗吐槽,却也欢喜。总算老爷这边说通了,意义不意义的,等老爷有了妻室子女,意义不就有了么。
不过这事得好生思量思量,李娥琢磨着先跟张四商议一下。这事太突然,得计较清楚。
当下道:“是,老爷,奴婢这就去找媒人。不过一天半天怕是不行,总得三五天。”
常昆道:“三五天就三五天,左右越快越好。把事儿办了,我也放心。”
又练武去了。
李娥离开演武场,出了院子,很快找到张四,把事儿一说,张四也是高兴。
他道:“都说成家立业,老爷有田庄,与刺史又有交情,有钱有势是立业,就等成家了稳下来。现在好了,我看张家的姑娘都是好姑娘,尤其张大姑娘,看着有一股子大气。再说成亲的事总要由大到小,我看啊,就提张大姑娘。”
李娥点点头:“在理。可这媒人...”
张四道:“老汉我来找。”
张四想了想,又道:“邻村李婆婆与人做媒,从未失手。我现在就去找她。娥姑娘,这礼数您看...”
李娥道:“跟我上院子,我取块金饼去。”
两个人忙回到院子,李娥取了一整块金饼出来,交给张四:“该是够了罢。”
张四笑道:“李婆婆与人牵了一辈子红线,礼钱所得也不及这块金饼。我看怕是多了。”
李娥道:“不多不多。老爷不差这点钱。把事儿办好才重要。”
“那行。”张四拿了金饼,拍胸脯道:“有这块金饼,李婆婆还不下死力?”
风风火火,趁着还没下傍晚,张四带着金饼到了邻村。
在李婆婆家见了这厉害媒人,张四二话没说,掏出金饼拍桌子上,豪气道:“只把事儿办成了,有的是好处。”
李婆婆看了金饼,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往常与人说媒,大方的一把给个百八十铜子儿加一背篓土特产,吝啬的也就三五十一把铜子儿,哪见过出手就是金饼的?
须发发白的李婆婆忙问道:“是哪家?要说哪家的姑娘?”
张四道:“小清河对面的田庄李婆婆知道吧?就是我家主人。看上了对岸董家村张家大姑娘张小一,劳烦李婆婆说成了这桩亲事,还有金饼奉上。”
还有?!
李婆婆心下难掩兴奋。
但她作为媒人,对十里八乡的事儿清楚不过。董家村张家七个姑娘那是炽手可热的好人家,可有个麻烦,大户刘家的浪荡子盯着,早前可是打跑了不少媒人。
于是说出心中担忧:“老婆子倒愿意接了这桩喜媒,可也知道刘家的浪荡子作妖,我怕还没见着张家大姑娘,给刘家浪荡子赶出董家村,事儿就办不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