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就不曾在天庭兼职。
便是天庭初代的许多大神,尤其是人族的大神,也都因为种种原因退隐。大多是自己退隐的,少数的犯了天规,比如祝融、共工。
天庭最初的构架,大多是人族搭建起来的。伏羲早前立的九方诸部,其中许多都有天庭神位。
不过都退隐的很快。
或许是为了保证天庭的更新换代?
实际上,就算五位大帝君,在很多时候,也都是天庭挂名。具体的事务,从不插手干涉。
但天庭需要他们。
需要他们的威名,以镇压后天一切;需要他们的眼光和能力,在可能遇到大问题的时候,他们能给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倘若有后来者,能力达到那个层次,可以想象,五位大帝君多半要抢着退休。
可惜,这样的伟大存在,自后天初演以来,十个大道纪元,也就诞生了这么几位。
他们的智慧,无人能比,他们的能力,无限广大!
很难再诞生可以取代他们的存在。
而到了他们那样的层次,早已无所谓权柄不权柄。或许更趋近于常昆的想法——宅着,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顺便在大道的路途中再多走几步。
不过劫数的问题,始终压在头顶。
劫数发于叙命,伏羲和女娲他们平定了初劫,但只是暂时的。他们远不到放下一切,去作自己的事的时候。
重大如斯的责任,背负着,数个大道纪元,该有多沉重?
便是伏羲他们,也难免觉得疲累。
大燧奠定的人的根基,是让所有人坚持的动力。不屈和希望。薪火燃烧,要永恒不灭!
这是坚持下去的理由。
如果失去了不屈和希望,失去了薪火,人族便失去了根。
因此所有人都在努力。
人王们一起引导着这个劫数中的时代,没有一个是放松的。一切的压力,不能只由当代人王黄帝来承受,也不能只由伏羲和女娲来承受,整个族群、一切苍生的寄托,要人王们一起来担负。
黄帝如今征战在外。
赤帝为首,其他的人王运托负着盘古宇宙和人道法网的一切运转,到最细微处,都是戒备森严。
伏羲和女娲每天运转先天、体悟造化,镇压人族的根基。
兄妹二人每天都会出来,在古老陈都的中央,大燧那举着薪火的雕像下静坐。
“先天之中传来的震动愈是急躁了。”
女娲神色微沉:“天帝与祂交手,已是到了紧要关头。”
伏羲微微颔首:“我谨慎观摩了真宇,大罗天雷鸣滚滚,是到了要紧时候。我留下的苍龙之躯,已经快要挡不住大罗天传递下来的余波。”
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