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久不说话,伸出手在他面前晃了晃,道:“这件事可不是我一人的主张,之所以由我出面见你,只是因为我身份尊贵。已经联合起来的官员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不少一度支持那位监国之人。”
“不在少数?都有哪些人?”
“我们敢这么做,首先当然得保证能控制住长安城。”李珍道,“京兆尹杨绾,是你举荐的人吧?他已经答应请太上皇出面了。”
“你们有何计划?”
“简单。过几日上朝,百官一同请太上皇临朝即可。”李珍道:“唯一的麻烦在于禁军,北衙的郭千里、张小敬都是那位的心腹,但宰相们有办法调动南衙兵力,再加上京兆尹能调动的人手,够了。”
确实够了又不是真要打起来,满朝文武,再加上这么多兵力,足以震慑到薛白。
李岘又想了想,道:“还需要说服韦见素、李泌。”
这句话便表示他已经答应了。
李珍遂笑了笑,道:“放心吧,他们都不难说服。”
~~
与此同时。
京兆尹杨绾正独坐在衙署里,半张脸陷在黑暗中,他在思忖,怎么做才是对大唐社稷最有利的。
平心而论,薛白归回寺庙的土地、人口,他是支持的。
作为京兆尹,他最知道每一年征收税赋有多难,会遇到多少的逃户、又有多少田地是根本不收税的。
另一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