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
也就是说,薛白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政治诉求,他要造海船而中书不答应,他便私下造;他要巡视天下百官不答应,他便从就食洛阳开始;他要朝廷放春苗贷,也有自己的方法。
之后呢?税制、科举的变革,甚至是打压世家大族。
颜真卿能感受到薛白的野心,可那份担忧也越来越深了。
“眼下恐怕还不是做这些的时候。”
“朕都登基三年了,还不是时候?”薛白道:“朕可以再等三年,但到时丈翁会支持朕吗?”
颜真卿沉吟不语。
若要他说心里话,他希望薛白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之后,再进行变革。
到时候,天下士民、朝廷百官,没几个人记得天宝年间至正兴初年之间那些秘史了,李唐社稷稳固。甚至,一个名为李祚的新君登基,更无后患。
或许,他心里还有另一个考虑,那就是并不希望薛白成为一个强权的皇帝,强权者通常容易为所欲为,不喜欢被束缚。
若薛白大刀阔斧地进行变革,必然触动天下世家大族的利益,只说春苗贷那就是冲着田地兼并去的,若变革失败,激起变乱,反对者首先攻击的就是薛白的弱点。矛盾激化之下,当薛白意识到李倩的身份成了自己的弱点,是有可能豁出去的;而哪怕变革成功了,薛白会成为一个更强权的皇帝。
怎么看,这件事让社稷颠覆的风险都高于它的收益。
但,拦得住吗?
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