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原始设计图上所设定的指标,是建立在相对落后的发射药基础上的,而奇人给他们的新型发射药配方,即无烟炸药,其效果远远超过原来的炮弹装药。
汤和认为,在有效射程而十二千米左右的基础上,定远级战列舰在离海岸两到三公里的海域,便能对深入陆地十公里左右的地方,进行超远程打击,而炮上的观瞄装置,其观察范围有二十千米左右。
战列舰上四门双联装主炮,实际上就相当于有八个炮管了,射速也是极高,一刻钟打出的炮弹,堪比以前一整个火炮营输出的火力。
而且装备的炮弹有榴弹和穿甲弹两种,榴弹的话属于破片杀伤,用来群伤敌人的话再合适不过。
至于穿甲弹,则是对付城墙堡垒的最有利的武器,汤和甚至认为,穿甲弹就是用来对抗铁甲舰的!
无论是哪种炮弹,其威力远超以前的铸铁炮所发射的实心弹。
除此之外,舰上还有四门双联装的副炮,有效射程也在八到十千米左右,主炮和副炮相结合,能从远到近对陆地形成不同距离的火力打击。
而副炮的射击速度,比主炮还要快,因此军舰对陆地进行火力压制是完全能够实现。
汤和做了完整的推演,从距离海岸大约八千米左右的地方,便可以用火炮进行攻击了,直到距离海岸三到四千米的地方,便能对陆地形成不同批次不同距离的火力覆盖。
这样一来在海陆军登陆之前,便能用炮给他们在沙滩上清理出一片登陆的地方出来。
而在海陆军登陆后,舰船依然能为海陆军提供火力支援,炮击更远地方的敌人。
当然,对于舰船上火枪营的命名,汤和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
对于这个建议,除了海陆军的提法外,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而徐达在这个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个更为疯狂的想法。
便是在陆海军登陆后,在遇到比较难进攻的堡垒或是防线时,可以依靠无线电台远距离通信的优势,呼叫舰队对特定目标进行打击。
当徐达一提出这个想法后,所有人都认为徐达疯了,以至于连陆海军这个提法都没有去反驳他!
在汤和看来,自己之所以提出舰炮对岸进行火力压制的前提,便是要保证炮弹的弹着区域和海陆军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即便有偏差,炮弹也不会落在明军的脑袋上。
而徐达的提议却是太危险了,火枪营和敌人交火的距离,通常是两百米到五十米左右,炮弹一个不小心,便会落在己方将士的脑袋上。
而且榴弹的杀伤半径有接近九十米的距离,穿甲弹的主要作用虽然不是面杀伤敌人,但其杀伤范围也有五十米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