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
书生说完,面带失望,他一路从亳州到长安,路过齐州,本以为越是靠近大唐帝国的中心,百姓的生活会好一些。
可即便是太平时期,他依旧高估了民生的凋敝程度。
三年两旱,流民遍地,即便是到了齐州这样的地方,和在亳州,没什么大的区别。
如此时局,天下贫苦,再太平,又有什么用?
齐州这个地方,工匠极多,匠籍虽低,却也可以糊口。
但今日,看到这张贴的榜文之后,他心头再度泛起波澜。
天下皆苦,匠人若是被征调,朝堂是不会发工钱的,更不会管吃喝,死活。
书生越想越气,自己一定要去长安!当地方官救不了百姓,只有当大官,成为大唐权利中的一环,才能向当今陛下提出建议,改善民生。
他咬咬牙,决定亲眼看看发生了什么,他清楚记得榜文上写着,齐王府征调匠人。
齐王又如何?大唐皇子,就能如此对待治下的百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