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这个时代,能有田庄的人家,都是有些势力的,也因此,除了朝廷的税赋之外,田庄上的事基本上县衙是不太插手的,这算是一种潜规则。
\n
于是两人便客客气气的寒暄了一阵,那王和想起前不久,言氏田庄损失,便打听起了侯家田庄这次损失,听说只是损失了点棉地和树木,便很好奇,各田庄的事物他是不太管,但做为县令,他心里还是知根知底的,侯氏田庄附近没有河,唯一的水源,就是山溪水和井水,如今正是秋燥时期,各田庄的山溪水大部份都已断流,仅靠那些井水,如何救得了这场大火。
\n
于是王和自然悉心请教。因为上次言氏田庄的火灾事件,朝廷责令他拿出一套防冶火灾的办法,对于防这方面,王和倒是有些心得,结合更夫巡逻等,定期检查风险,可等火起时,如何冶,王和就有些伤脑筋了,这要依靠外在环境了,再说了山林大火往往在高处,风大,火势大,真要着起火来还真是没办法。
\n
对于王和的难处,侯岳也知道,毕竟老四,孝宝等每旬都会有家书送来,朝中的事情,侯岳也知悉个一二。
\n
于是侯岳也没什么隐瞒,就邀了王和一直参观了田庄上的水渠和大水池。
\n
同时,又将砍隔离带的事情一一细说,最后侯岳道:“其实火灾最重要的是个防,真要火起,救不救得了也在个五五之数,这次侯氏田庄损失较小,也只能说是得天之幸哪。”
\n
随后,王县令便告辞了,他来的时候心里有胆战心惊,可离开的时候,却是心情激动,一来,他的防制火灾的方案得到了充实,二来,侯氏田庄的水渠以及竹筒架构的引水设施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中原地区多干旱,每年因干旱减产或颗粒无收的不在少数,如果将侯氏田庄的引水架构同井水想结合起来,在缓解旱情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n
几天后,朝廷的将作少监阎立本就到武功县侯氏田庄。
\n
“我说侯兄啊,有时我真想把你的脑袋瓜子劈开看看,怎么就有那么多的新奇想法了,这回皇上给我下任务了,就是怎么把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