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的不同。这一点,我相信各位都不否认吧?
正是这种时代造就的不同,让我们这代年青人。跟各位老师在音乐喜爱的风格上面,也存在着差异。但我觉得,结合草原音乐固有的精华创意,才是未来草原音乐的出路。”
在于文乐看来,如今炎黄民族音乐没落的情况,实际比摇滚音乐更严重。只是在遵行传统民族音乐的事情上,缺乏创意也是现在很多民族音乐人存在的问题。
虽说在于文乐的脑中,有关草原的歌曲一大把,这些草原歌曲同样获得广大歌迷的喜爱。不管是什么风格的歌曲。首先要得到歌迷的喜爱,才称的上是一首好歌。
先前于文乐也听了一下。这些音乐人制作的原创音乐。在于文乐看来,这些音乐似乎没脱离固有草原音乐的框子。大量使用了蒙古族的乐器跟蒙古语。
如果这些歌,单纯放在蒙古这个省份传唱,或许能够得到不少蒙古百姓的喜爱。但用来做为参赛歌曲,只怕认可的歌迷并不多。单单蒙古语,国内又有多少人能听懂呢?
很快就有音乐老师道:“于先生,草原各民族的语言,不也是草原的一大特色吗?这样的情况下,音乐中包含一些各民族的语言,不是也能起到宣传的作用吗?”
面对这些老师的质疑,于文乐很快点头道:“确实!正如我先前所说的那样,民族传承下来的一些音乐,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跟借鉴。
但各位老师有一点似乎忽视了,那就是收看这档大赛的观众,他们能否听的懂这样的民族音乐。虽说音乐有很多互通,动人的音乐还是会得到大众的喜爱。
只是各位老师也知道,那样的民族音乐可遇不可求。而思远做为自由歌手参赛,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在比赛中不断晋级,并获得多数观众的认可及喜爱。
只有这样,在后续的比赛过程中,他的场外支持票,才能可能跟参加本次比赛的职业歌手竞争。如果不能挺进最后的决赛,又何谈宣传这些草原歌曲呢?”
一番话让这些老师,才醒悟过来。他们此时,跟以前替歌手写歌完全不同。如果是替歌手写歌的话,大多都是根据对方专辑歌曲的风格要求写歌。
而这次写的歌曲,创作出来之后便要拿去比赛。观众的第一看法,直接决定演唱歌曲歌手的命运。若是一首歌,全部是别人听不懂的音乐,观众也会觉得听天歌一样。
相反,于文乐写的这两首歌曲,既遵行草原音乐粗犷的形式,又掺杂了一些流行音乐的元素。只要听到这歌的人,便能在音乐跟歌词中,幻想出一个心目中的草原。
看着于文乐对于音乐,已然有了自己的见解,不少音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