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的状况,这次怕是失算了啊!”
其实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西南由于远离朝廷,土著民风彪悍,不服教化。
从元朝到大明,始终采取的政策都是以土治土、土人自治。
前几年,大明对西南逐渐失去掌控,土官叛乱的事情时有发生。
单是朱燮元平定奢安之乱,一战斩杀叛军就高达十万之众。
云南的土人更为复杂,土官也多有不服朝廷的,这主要归功于黔国公府。
如今的黔国公是沐天波,年仅十六岁,崇祯元年才承袭黔国公爵位。
黔国公府内事务,由沐天波的陈太夫人,及管家阮氏兄弟把持。
正是由于沐府及整个官场网利营私,云南土司叛乱此起彼伏。
这些年,缅王他隆励精图治,缅佃国力强盛,军力也达到顶峰。
缅军虽说远不如建奴,却绝不弱于大明西南官军。
这次缅军八万精锐入侵,再加上归附的土司,数量远不止十万。
而朱燮元手中只有十万兵马,并且还是从四川、贵州、广西调来的,远算不上精锐之师。
至于云南卫所的官军,等到缅军打过来,能不弃城而逃就不错了。
就这种局势,朝廷竟然要关门打狗,全歼缅军?
弄不好,这次要丢掉云南,危及整个西南。
到时候朱燮元就是千古罪人,他能不忧心?
“云逍子……”
朱燮元心中一阵苦笑。
这些年,关于国师云逍子的事情,他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朱燮元是个极为正统的官员,对于云逍的很多做法,其实并不赞同。
尤其是两下江南,以铁血手段镇压士绅、文人的事情。
那是因为朱燮元曾担任过苏州知府,并且赫赫有名的‘万历织工暴乱’事件,就是他在任的时候处置的。
当时以葛成为首的万余织工暴乱,官员们惊慌失措,请朱燮元调兵平乱。
朱燮元以“兵以御外寇者”,&a;#34;且众怒难犯”为由,反对用兵镇压,以恩义劝谕解散。
张溥就是以此事写了一篇《五人墓碑记》,而名动天下。
如今张溥死了,复社也成了过往烟云,江南有名望的士绅、名士,被抓的抓,杀的杀。
朱燮元因此在心中对云逍颇有微词。
怎么能对读书人大开杀戒呢?
并且还要以科学取代儒学,这不是祸国殃民吗?
朱燮元正忧心时,有军士来报,朝廷的使臣到了辕门之外。
朱燮元打起精神,将使臣迎入行辕。
让朱燮元十分意外的是,使臣正是刘兴祚。
因为出使?国,被朝臣弹劾,刘兴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