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的鞑子胆怯,不敢仔细盘问,匆匆放他到跳马涧关城。
正是秋高气爽,关城外分布着成片的稻田。可惜战事临近,百姓受清军所扰,都躲入了山中,稻田里空无一人。
山对面传来隆隆炮声,有硝烟散入空中。不必说,必是马宝带着虎贲镇的主力,正在猛攻关城南门。没有十成炮和红夷大炮,马宝想从正面攻克关城,着实吃力得很。
“吾奉上峰之令,率三百精骑增援跳马涧。尔速速开门,不得有误。”
王得彪口气蛮横,不容守军置疑。绿营兵就是这样,越对他们客气,他们越骄横,倒不如先声夺人,在气势下压他们一着。
门官验过文书,还是有些狐疑,问道:“阁下即奉王镇台之令,为何不守湘潭,反过来协守跳马涧?”
王得彪镇定自若,说道:“湘潭固若金汤,无复多虑。大将军檄令镇台分兵协守跳马涧,镇台故派吾等星夜来援。”
“听说赤匪已经攻至湘潭了?”“赤匪已经攻城两次,皆被天军击退,斩首五百余级。”
门官振奋不已,说道:“将军稍候,容某禀报刘镇台,即刻开门。”
“速去,勿让吾久等。”
看来,鞑子在跳马涧的兵力并不多,只有一员总兵坐镇。王得彪心里有数,与身后王贻尚、王贻博兄弟交换了下神色。这对兄弟是王阳明的后人,在江西加入赤军,目前在王得彪麾下担任队官。
“标台,鞑子似乎起疑了。”王贻尚说道。
“无妨,吾以三百骑兵来援,鞑子不会不心动。这北门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可知南门处战事必急,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王得彪很有信心。绿营兵在清军中备受歧视,不仅军饷待遇低,装备也差。他们皆由明军降军改编而来,通常沿用明朝边军的编制,最大编制为营。一营三四千人,骑兵通常占一成,最多两成。守军平白得到三百骑兵,对守关大为有利。
未几,门官返回,说道:“南门战事正急,刘镇台正在坐镇南门督战。请阁下稍安勿躁,待南门战事一歇,镇台便亲来迎接。”
很显然,守将起了疑心。王得彪大骂道:“去你妈的,老子连夜渡江过来增援,连渡船都是抢来的,还杀了几十个疍民。你倒把老子晾在外边,存心消遣老子是吧。告诉刘镇台,老子不伺候了。走!”
说罢,王得彪拨转马头,作势离开。
门官大惊,慌得六神无主,说道:“将军息怒,将军息怒,卑职这就开门。”
吊桥放下,鹿砦移开,沉重的关门缓缓打开。王得彪不动声色,打头越过吊桥,进入关内。
门官品级不高,下楼迎接,抱歉地说道:“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