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三路出征
二月二十,天气转暖,赤军大举北上。虎贲镇、步兵第四镇共十三万兵马,兵分三路,相继从衡州、长沙、岳州拔营,遥望武昌而去。
一路走水路,分成前后两路,分别从衡州、长沙两地起锚,沿湘江入洞庭湖,由洞庭湖入长江,再顺江而下,目标直指武昌。
前路由水师第一协护航,带着炮兵协、辅兵协,另外载运了大量弹药等物。后路由水师第二协护航,带着大量粮草辎重。
水师第二协成立才半年多,只有三十多艘新下水的三版战船、四艘长龙战船。得益于阮廷峰卓有成效的工作,虎贲镇在衡州设立了造船厂,在不到半年时间内造出了三十多艘战船。
好在大量疍民加入赤军,弥补了水手和船只的不足。为了更好地统辖内江水师,岑丹初提拔阮廷峰为虎贲镇副镇统,直领水师第一协、第二协。
他很想再新募一协水师,考虑到财力紧张,只好暂时作罢。
另一个副镇统为何国驹,广西瑶人出身,乃岑丹初心腹大将,直领亲兵第一协、第二协、第三协。
虎贲镇兵马太多,已编制七万多人,马宝统带起来颇觉困难。有阮廷峰、何国驹作助手,马宝轻松多了,可以集中精力指挥战事。
第二路由虎贲镇骑兵、亲兵组成,走岳州、临湘、嘉鱼,大体上沿洞庭湖东岸、长江南岸,与水师遥相响应。这条路线,特别是沿长江南岸,是清军重点设防的地方。
骑兵协走前路,三协亲兵走后路。长沙大捷后,赤军缴获大量战马,亲兵协缺少战马的窘况大为缓解,基本可以做到一人一马,因而行军甚速。
第三路由步兵第四镇组成,走湘阴、通城、崇阳、咸宁。这条路线最短,但要经过大幕山、九宫山,易被清军设伏。
此战与鳌拜决战,非同小可,丹初照例亲征。中军向来随中路军行动,因此,他这一次并未走水路,而是跟着亲兵第一协。
丹初骑在马上,踌躇满志,说道:
“去年此时,我军出梅关,北伐江西。一年来,赤军马不停蹄,先后在赣州、雩都、衡州、长沙与鞑子大战,战必克,守必坚,故能恢复湘、赣。如今天气转暖,适合交战。这次东征武昌,希望能跟去年一样旗开得胜。”
已是初春,草木发芽,天地间重新焕发出了无限的生机。
赤王起了头,随从诸将纷纷议论起来:
“鞑子不怕冷,鳌拜却枯守长沙,等待援军,可见心中畏怯,并无战心。”
“正月间那场大雪,真个叫天寒地冻。我军驻守在长沙,仍旧冻得不轻,不少人得了冻疮。所幸粮台调来了不少煤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