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顽固派和清流党的嚣声,慈禧太后巧妙地施展其政治手腕,逐渐地减少来自他们的阻力。
虽说没有从制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这次外科手术,确实给大清王朝带来了一些生机。
很多官办企业、军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兴起。
练兵、制器、修铁路、架设电线、办电报、办造船厂、派遣留学生,这些举措无疑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
慈禧无疑是支持改革的,但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与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识素养和精神面貌又有一定的差距。
她并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愚昧。
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愚昧和私欲,直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的实绩。
更为重要的是,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进程和目标从未有过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而是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外交这块是慈禧办的最差的,但依然可圈可点。
这也因为她身处后宅,目光并不长远,有点妇道人家的思想。
像中法越南战争,慈禧没意识到越南丢了,云南能安然处之吗?
对于远在云南、广西之外的越南国,慈禧先前所知甚少。
后来那里闹事了,云贵总督、两广总督向朝廷报告,她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君主昏庸、官更贪恶、百姓无知无识的小国家。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