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晨曦的阳光照耀在殿宇楼阁的琉璃瓦上,散发着耀眼的金色光芒,在殿宇下方的垂拱殿内,一群服侍皇帝左右的皇宫近卫神色警戒,列阵而立。
今早又是一次廷议,大宋皇帝赵构此刻召集着群臣,商议起宋金两军隔着长江对峙的战事。
随着北方战事越发焦灼,整个大宋官场的政治不可避免地受到战事的波及,一切工作的重心都落在战事之上。
首先是原定于十月的秋闱一拖再拖,其次是长江以南钱粮税收的征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战事影响。
毕竟因为战争东南一地的赋税日渐繁重,压得闽浙百姓苦不堪言,光是今年年末就爆发几十起农民暴乱。
此刻,垂拱殿内政事堂、枢密院全班,五府六部的尚书官等众文武群臣俱在。
文臣以宰相陈康伯,参知政事王之辅为首,而武将则以枢密使张浚为首,三衙禁军殿前都指挥使杨存中居于其侧。
此时以宰相陈康伯和参知政事王之辅等主和派大臣纷纷劝谏皇帝,想要同隔江对峙的金国皇帝完颜亮和谈。
只听王之辅上一前举起朝笏禀报道:“启奏陛下,如今江北数州已经落入金国之手,为了东南不失,臣请启动与金国和谈。”
“此策大善。”
“臣等附议……”
听到这话,陈康伯身后的主和派官员纷纷拱手附和起来。
反倒是宰相陈康伯老神在在的端坐在条案后,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在神游天外。
正在主案后跪坐的赵构沉默不语,仿佛并没有听见地下臣子的声音。
距离赵构不远处,下首站立的皇太子赵玮皱了皱眉头,看了眼面无表情的官家一眼,对于这群主和派的主张嗤之以鼻。
“哼,这群酒囊饭袋,就知道用岁币解决战事,岂不知金虏狼子野心,此策只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不过这话只能在心里想想,万万不可说出来,他此刻要做的是多听多看,而不是胡乱插嘴。
赵玮想到这,将目光看向大殿右侧的一群武官,幸好还有这些忠义之士在,不会让主和派的提议通过。
不出赵玮所料,听到主和派一干官员的提议,一旁主战派将领纷纷不满起来。
毕竟前线将士正在拼命抵抗金人南侵,他们怎么能同意这时候启动对金军和谈。
于是,脾气火爆的枢密使张浚起身怒斥道:“一派胡言,现在金军主力仍在北岸虎视眈眈,此时和谈朝廷颜面要不要了?”
张浚身旁的禁军三衙殿前都指挥使杨存中隐秘的扯了扯他的袖子,让张浚注意礼仪。
却不想,张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