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
田德昌、陈俊卿等人看了看前头闭目养神的宰相陈康伯,见他不言不语,知道这事就算反对也无法改变官家心思,以及朝中局势。
两人对视一眼,纷纷息了想要再次谏言的心思,低头沉默不语。
这时,张浚身后的杨存中忍不住往前迈出一步,与张浚站在一起,开口道:“臣以为,不管能不能消灭金虏主力,只要南北包围之势即成,可以以此为筹码,向金人提出免除今后所交岁币,以及重新将两国从叔侄之国改为兄弟之国。”
“哦,兄弟之国?”
赵构闻言不禁双眸一亮,对此杨存中的提议颇感兴趣。
“不错,既然我军大胜金虏大败,自然要恢复政治上的平等关系,我大宋自然为兄,金国为弟。”
“这……”
“金人岂会同意?”
主和派文官纷纷质疑,王之辅更是嗤之以鼻道:“杨指挥使,你怎么肯定金人会同意这种提议?”
“不同意也好,那就让金虏二十多万人马留下来一半,看看金人会不会心疼。”
杨存中恢复了武将的勇武之气,成竹在胸的说道。
他敢这样说,其实还是李公佐和虞允文,以及在海上机动的李宝等人给他的勇气。
如今局势对于大宋来说极为有利,正是漫天要价的好时机。
自从绍兴议和时两国商定大宋向金国纳贡银子、绢布每年各25万两、匹,甚至还屈辱的向金国称臣,这些屈辱的求和条件让赵构如鲠在喉,生怕后世之人评价其奴颜屈膝。
从赵构角度来说,要是能改变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那可比收复多少州县更为重要。
这毕竟关系到后世对自己的评价,谁也不想遗臭万年。
想到这,赵构不等主和派文官继续发声,就皱着眉头挥了挥手,大殿一侧负责纠察百官礼仪的御史立刻领会官家的意思。
他立刻从柱子后面站出来,高声叫道:“肃静……”
文武百官立时噤声,大殿内瞬间陷入诡异的安静之中。
只听御座上的赵构看了看安静侍立的群臣,满意的开口道:“众爱卿不必相争了,议和之事就交给参知政事王爱卿负责,陈俊卿从旁协助。记得,一定要多提条件,争取改变两国政治关系。”
王之辅和陈俊卿闻言大喜,赶紧出班道:“谨遵圣上旨意。”
可还不等两人继续高兴下去,赵构又扭头对大殿内的中书舍人说道:“张枢密刚才之言朕觉得不错,中书省即刻下旨,让虞允文和李公佐两人按照之前奏报那样,率军南北合围征剿退往泗州的金虏,其他各军将领需密切配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