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搞得赵灵素受宠若惊。
抵达一处宽敞厅堂时,赵灵素已从方才一番交谈中得知,这妇人所领乐班来自“长乐坊”,班中设乐、舞、歌三部;单这‘乐部’里,又有专门修习琴、筝、萧、阮、箜篌、琵琶等乐器的诸多乐伎。赵灵素要做的,就是这乐部的教习,负责在接下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指导众人合排出一曲可供宴上表演的节目。
这大厅由八根高大圆柱支撑,房梁架得极高,四面通风,采光良好,四周挂了长长的白色轻薄纱幔,随风轻舞,很有意境。木质地板上摆放着各类乐器和蒲团靠垫,零散坐了十来人,有老有少,女多男少,都穿着统一的白色常服。
“咳咳!”班主领着赵灵素站在门口处一略微高起的平台上,清清嗓子道:“这位就是萧将军亲命的赵教习了,大家都聚过来些……”
寻常姑娘家遇到这般场景都会面热紧张,这位赵教习倒是面不改色,还能镇定自若地吩咐身后小丫头把琴摆好。班主啧啧称奇。
堂中众人心里也各有所想,不服气居多——须知可着偌大的长安城,他们长乐坊的乐班也是数一数二的!他们虽然出身不高,但今日能坐在这里的都是有过人之处的,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这么个嫩生生的少女来指教。
赵灵素也不管众人内心如何,指挥寒露把她的伏羲琴放好后,就盘腿坐下,目光巡视台下一圈。
众人见她肤如凝脂、云鬓峨峨,一身散花水雾绿百褶裙套翠水薄烟衫,走动间体态婀娜风流,不动时更有一股说不出的清雅韵味,俱被她吸引了视线,当下都静悄悄地看着她。
赵灵素来之前便考虑过,《高山流水》虽是传世名曲,但太过曲高和寡,不适于欢宴场合。因此,她决定教授《汉宫秋月》这首更欢快、更适合乐器合奏的曲目。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