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
\n
听着孟管家愤愤然地说起这场叛乱,这倒也让陈祇对于刘璋父子的行径相当的鄙视和愤慨。刘璋之父刘焉入蜀之初,因为他们是外来户,生怕自己掐不过益州当地的本地佬,所以曾招集自南阳等地流入益州的难民,组成一支军队,号称“东州兵”。作为他统治益州的枪杆子,刘焉也算是个人材,至少在益州,凭着这么一只没有经过多少正式训练成军的乌合之众东州兵,辛辛苦苦地打拼了许久,总算是能在益州站稳了脚根。
\n
不过刘璋继父任益州牧后,因性格懦弱,待下宽厚无威,这些在益州内本就无根无底的东州兵自然是仗势欺凌当地土著居民,刘璋根本就没办法约束这些个持骄而宠的兵痞,使得益州的世家豪门与刘璋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是越来越激烈。
\n
赵韪为益州大吏,因益州百姓和世族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而对刘璋的统制生起怨恨之心,遂起兵反叛,当时很多益州世家豪门都站到了赵韪这一边,在蜀郡(今四川成都)、广汉(今四川广汉北)、犍为(今四川彭山北)等地纷纷响应,驱使自己的家奴和佃户参与赵韪的叛乱,使得赵韪在短时间之内便拥兵数万,与刘璋为敌,势力甚盛。建安六年中,赵韪甚至领军围攻了成都,而刘璋部下的东州兵恐一旦失败被诛,奋勇力战。赵韪不筹,只得败退江州(今四川重庆),被追兵杀死,随后,益州世家豪门不知道掉了多少的脑袋,抄了多少的家财,而且整个益州一直处于一种白色恐怖的氛围,直至去年秋,赵韪之乱方算尘埃落定,可益州的世家豪门十亭之中怕是也折了五亭。
\n
这一战之后,受到牵联的蜀中世家豪族不下数十余家,而就连偏安于江阳郡的陈祇之父,因为也属于益州的本地佬,世家之一。也因此事,让担心世家再有起伏,再给他屁股上捅刀子的刘璋给削去了江阳郡太守之职,贬为郡吏,刘璋的这一系列报复蜀中士族与百姓之举让他更加的不得人心,可谓是人皆切齿,就差画小纸人拿针扎再拿鞋底子抽了。
\n
孟管家提起了这位益州之主时那咬牙切齿的恨意,让陈祇明白了一件事,怪不得刘璋在益州不得人心,后来那些益州人士宁降刘备,也不愿意为他卖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