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秦山点点头,又摇摇头。
前面两句先生好像讲过,后面的么……讲过,好像又没讲过。
秦放鹤对这个回答并不意外。
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内,古人奉行的都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悟。
背完了记住了,老师才会再问你是否有不通达的地方,然后重点讲解。
有天分的多读几遍后,还真就能琢磨出滋味儿来,但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混个响儿,便是所谓的“愚钝”。
但这种方法很不科学。
所有知识都有规则。学习就像下棋,后掌握规则,还是先掌握规则,效果天差地别,前者“嘎嘎”后者“乱杀”。
接下来的几天,秦放鹤并未要求秦山背书,反而主动把《三》《百》《千》都挨着讲了遍。其中涉及到的典故,也都一一挑明。
原本秦山只是想来修复跟小伙伴的关系,可渐渐的,还真就听进去了!
“哎呀,那个孟母可真厉害呀,几次三番搬家,他家里是不是特别有钱?”
“……竟然还有姓米的?米,他家里一定不缺粮食吧?”
秦放鹤:“……”
你小子想象力挺丰富哇,该说你机灵还是不机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半个月下来,秦山还真就把这三本启蒙书中有趣的典故记住不少,原文也能张口说几句,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