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
便如曹恬,五十多岁的人?了,眼神依旧清澈,身上有种浑然天成的质朴。就算此刻说些谦逊的话,也显得?干巴巴的。
有点政治觉悟,但不多。
秦放鹤很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又细细问了他?最近的工作内容和成果,曹恬便滔滔不绝地汇报起来。
“考虑到各地气候不同,下官等将红薯、土豆等的植株分出许多组,分不同时节栽种于?京城、定字五省、海南、两广并江南一带,或背阴或向阳,或多水或少水,分别施以甲乙多种肥料,除亩产不一之外,我们还发现了若干新式苗,果实的色泽、口感乃至产量都与母本有所差异。
这些差异究竟从何而来,尚不得?而知,无法轻易断论,目前推测,大约于?附近植株有关,虽无直接枝叶接触,然蜂蝶授粉却?难以控制……”
秦放鹤听得?认真,时不时还会根据内容发出一二个音节,引导曹恬继续说下去,包间内的气氛便不知不觉松弛下来。
“周学士说,那些可能是阁老您之前提过的杂交变异株,已命各处农研所上下单独挑选、培育了。”曹恬满怀期待道,“想必三?年之内就会有结果。”
若高产的作物更高产,又会是何种景象?
“你们在这上头的造诣,可比我强得?多啦,”秦放鹤笑?笑?,顺势看向一直在旁边喝茶的曹威,“我观令侄,颇有仲嬉你的风采,又得?你真传,来日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曹家并非什么世?家大族,曹威本人?也是家族中第一个进太学的,还是因早些年秦放鹤创立农研所,朝廷看重农桑,特别加开?了恩科,扩招进去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