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明明是本土生产的,起个名字像是外国的,销量就能暴增。”
\n
“我觉得只要是人,应该都差不多。都是远香近臭,所以把咱们的牌子在这里多宣传宣传,回头印刷点双语的说明书,应该也会不错。”
\n
“不是有个大作家写的那啥,京城的白菜运往浙省,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省野生着的芦荟,一到京城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n
燕长青很无奈的给他补充:“这是鲁迅说的,你记清楚了,别以后连这种课本上出现过的文章,都记不清谁写的,还大作家?你这几年闲着没事,也没多看点书啊?”
\n
“这不重要。”李明发嘿嘿一笑。“反正就是那啥,物以稀为贵嘛!所以我就打算把咱们家的那皮具厂的牌子,在这里多打广告,宣传成名牌,当奢饰品卖。”
\n
黄佩珊点头支持:“这个很好做,只要是前期投入的广告到位,网络上咱们再宣传一下,问题不大。”
\n
李明发得到肯定,相当高兴:“那就这么干了,正好咱们那牌子起名的时候,别人还说老土,叫什么桃花香。反正外国人懂汉字的不多,他们也未必觉得这名字土。”
\n
桃花香的牌子纯粹是后来仿造的太过分,一个小皮具厂,每天生产的都是世界名牌,那些工人们连字母都念不对,照样生产的比真的还真——它真的比真品耐用。
\n
但是搞的多了,加上造假毕竟不是正路,所以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才开始自己起了个名字,打造自己的品牌。
\n
主要生产的皮带钱包提包之类的小东西,还包括给一些商品做真皮的包装——最新的业务就是给燕二河的飞机制造厂,造真皮座椅上的那个真皮。
\n
这个品牌靠着网站和各大老板们的推广,销量还可以,到现在也算是有了一批忠实客户,纯粹是靠质量积累的,品牌知名度也算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