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寨子周围的土地大都是岩石和砂土,只有河边和山谷间有一点不大的土地,根本养不活越来越多的人口。李作选择这里是因为地势险要,东边是一片烂石滩 ,南方是绿浪滚滚的林海,北面是褐红色的岩石山,西面是波涛汹涌的伽末欧曲河。一座九层战碉牢牢的卡在寨子入口,险比剑阁,真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n
他们只有先开始放牧,所幸只要肯走远路,大约五里外,林海边缘就有一片巨大的高山草甸。
\n
寨子出去不过半里路就是进入促浸的马帮道。阿奴和义父扎西次波商量,准备将那些被雨水冲坏得的道路重新修整一遍,按二三十里的距离学着中原开设驿站。
\n
对于阿依族孩子的出路,阿奴不想将他们束缚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现有的两位老师都不大靠谱,于是她只好开始做远景规划。第一件事就是给沈嘉木去信,问他是否愿意在蒙扎古开办一所旗山书院的分院。沈浙,沈纨和老梁王的纠葛让旗山书院名声大噪。加上前年皇帝继位之后首次开考,旗山书院出了一个探花,五名进士,沈嘉木本身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沈浙当年的一些弟子已经开始入朝为官,刘珉有心提拔,他们官运比别人稳当的多,隐隐约约成为一股政治清流,很受敬重。不管如何,以后阿依族人行走中原,说是旗山书院的弟子总是比什么名目都没有的蛮子要好活动一些。
\n
罗桑今年跟着阿波一起来陪女儿和外孙,看见阿奴想让汉人进来开办书院,学习汉文化。他灵光一闪,两眼直冒星星:“阿奴玛,我们也建一所寺庙吧。”
\n
纳达岩要修行,寺庙肯定要建,不过罗桑的重点不是这个。他喜得直搓手,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就像敏珠林历算学校一样,不行,我要去找多金和桑杰。”他们在噶陀寺里修行。罗桑话说半截,心急火燎地跑去找侄儿,阿奴连忙叫武士们跟上去。
\n
阿奴猜到父亲的想法,但是如果红教进来建寺庙学校,白教肯定跟着进来,他们资财雄厚,只怕一开始会管吃管住引诱那些穷苦的绒巴人学习佛典,这样拉拢信徒,那扎西次波等人会不会有意见?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