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十七岁进入了陈教授的基因工程研究所,参与基因编辑与修复再造技术的课题研究。
\n
江亦在研究所待了七年,从少年到青年,所有时间奉献给了科研。
\n
三年前,陈教授写推荐信让他来mit读博,并语气激动地告诉他:“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是我的老朋友,他们在基因再造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江亦,你去mit参与他们的研究,我需要时刻知道他们的研究情况。如果有了全新的内源性修复机制的突破,你必须马上告诉我!”
\n
研究数据需要严格保密,所以江亦不会和陈教授沟通数据,不过会交流进度。
\n
半年前,陈教授给江亦打来电话,说:“我外甥侑然来波士顿念书了,江亦,你有空的话可以去机场接他吗?他在美国没有认识的人,又是公众人物,你如果可以带他就太好了。”
\n
江亦答应了,陈教授说:“太好了,那我把他的联系方式给你。”
\n
那天下了大雨,江亦在实验室的工作耽误了时间,路上堵车,他没接到杨侑然。\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