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也是真的有理由了。
杨文东接着说道:“如果只是简单的亏损,那我也能接受,毕竟经济危机之下,香港大部分企业都亏损了,所以73/74两年我也没做什么;
可现在经济危机都过了,其他企业都在逐步的恢复正常,可和黄却越来越差,资金链即将断裂,债务危机之大,连我都有些惊怵,你说,你作为大班,又如何向我这个大股东交待?”
和黄的20亿负债,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知晓未来,那脑子进水了才会接手这种企业;
原先历史上汇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第一是那个时候和记规模太大,一旦破产倒闭,整个香港经济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港府不得已,自己不能出手,就只能让汇丰出面;
第二就是和黄的大量债务,都是借的汇丰的,要是倒闭,汇丰或许不会破产,但沈弼的职业生涯必然结束,即使之前的债务不是他借出去的
估计沈弼接手和黄,也是考虑稍微坚持一段时间,然后能够还掉汇丰债务就行了,但直到李嘉成收购和黄之前,和黄也还只是勉强运营,到了1982年,李嘉成运营三年之后,才再次腾飞,这也是借了香港地产市场暴涨的好处了。
祁德尊一阵语塞,思考片刻后,道:“杨生,你是准备全面收购和黄?”
杨文东道:“对,不过和黄还会是上市公司,不考虑跟九龙仓那样私有化。”
九龙仓是个纯粹收租的,私有化问题不大,但和黄就不一样了,业务繁杂,即使以后自己会适当清理,但业务种类必然会比九龙仓多多了;
还有一点,自己不能收购一家企业就进行私有化,一旦第二次这么做了,那未来自己第三次收购某一家企业,就可能会让市场以为还会有私有化,那必然会增加收购难度;
所以要选择性的进行私有化,这样才会让人不确定,从而避免给自己造成麻烦。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