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暂时就建这个,写字楼的成本其实很低,特别是深海那边目前也不需要建大厦,十几二十层的就足够了。”杨文东接着说道:“深海那边的资料,已经送过来了,你也亲自看一下,然后派人去内地调查一下,看看哪些项目我们合适投资,做成一份资料汇总给我。”
当地价低的时候,且知道未来房价大涨,那建普通楼层是最划算的;
因为超高大厦的单位面积成本是非常高的,当高于地价的时候,那建摩天大厦反而亏损;
所以对香港建筑有所了解的都会发现,在80年代之前,即使的中环,很多大厦也就二十几层,80年代之后房价暴涨,才使得各种50层以上的大厦层出不穷。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郑志杰答应下来:“那另外三个特区城市呢?”
杨文东想了想道:“也查一下资料吧。”
虽然另外几个特区未来发展比不上深海,但其内部的核心位置,也是值得自己投资的;
至于工业,他也不会只投资深海市,第一是深海市的发展速度再快,估计几年内也是跟不上长兴集团的工业外迁需求的;第二就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不会只投资深海。
在内地的投资,会有很多,但也需要逐步的来,先搞定长兴实业这个最简单的产业再说;
且大规模的投资,哪怕是在特区,也必然会产生很多意识、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那让技术含量最低的长兴实业先去试试水,了解总结一下,等长兴集团内部有了经验了,再逐步转移其他产业;
就这样,长兴实业、港灯、长兴地产三大公司都派遣了不同的团队前往四大特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