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周邈依旧听不得批评始皇陛下的话,尤其还有一点证据支持时。
\n
“但是!”
\n
周邈一个重音转折。
\n
“始皇陛下接手的大秦,就像是一辆战车,爬行在坎坷上坡段。”
\n
“车后推着向前的、扩张的,是先祖英灵、是秦国黔首,更是客观时势!”
\n
“进,则上行;停,则倒退。而一旦倒退,战车将从先烈英灵的骸骨、黔首的血肉之躯上碾过,甚至大秦也随之衰亡。”
\n
“大势所趋,旨令所出并不全由君王。”
\n
忽如其来地,嬴政一直牢紧的胸臆,有刹那舒展。
\n
“何为大势?只取一方面举个例子。”
\n
“请看史记记载:‘三年…岁大饥’;‘四年…天下疫’;‘八年…四月,寒冻’;‘十一年…天下大旱’;‘十七年,民大饥’;‘十九年,大饥’;‘二十一年…大雨雪’!”
\n
“除了密集的自然灾害记载之外,还有多次‘彗星见’之类表示不详的描述,要求君王有所行动。”
\n
“可以看出,始皇陛下继位后,可谓是多灾多难!”
\n
“再加上秦国之所以强于六国,之所以将士英勇、战力彪悍,最主要的推力:军功爵制。”
\n
“层层加码下来,不迅速扩张,将内部矛盾转为外部矛盾,夺取六国资源以滋养大秦,并保障军功爵制度的继续运行。
\n
谁能断定,大秦不会步入衰亡?”
\n
章台宫中众人,无一不是秦国老臣,或老臣之后。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