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者还惊呼:“那是宣府镇的银圆。”
眼前的银子好奇怪,扁扁的,还圆滚滚的,每一枚外形、成色、重量看上去几乎一致,见多识广知道,这是宣府镇的银圆,目前只在省城与一些大城流通,十足十的硬通货。
不说银圆,便是见过铜圆者,回来都可与乡邻们吹嘘半天。
迁移者,每户就可得这十个银圆?搬!为什么不搬?
有时好事也可以传千里,在强大的银圆攻势下,东原的百姓们没有丝毫抗拒之心,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接过银圆,扶老携幼,赶着猪羊,带着家当,从远望沟源源不断渡过来。
迁移的队伍,浩浩荡荡,甚至很多不知跑到哪里去的军户又跑回来了,消失很久的隐户也相继出现,他们拿到银圆后,个个感激涕零,皆道:“孙督真是大仁大义。”
拿到补偿的银圆,他们也无师自通的知道了如何感受手感,抚摸上面的花纹图案,那种吹一口气,听银圆发出的嗡嗡声辩别真假方式,更在军户中快速流传。
督标营四处,护卫百姓安全,又负责监督,让每户十个银圆,一个不少,更让军户们感激。
“孙大人公侯万代。”
东原的搬迁,有条不紊,人流顺着沟上的小道涌向南原,然后他们看到原上孙大人的旗帜,看到了旗下的孙大人,他全身披挂,身边众将簇拥,如群星拱月一般,形象是那样的高大。
众军户百姓都真诚的向大旗欢呼,很多人还一片一片的跪拜,感谢心中的守护神,慷慨仁义的孙大人,看着他们真诚的样子,孙传庭忽然觉得,每户十两银子,也不是很多。
他更怔怔的想:“吾辈饱读圣贤书,也是为了百姓安乐……钱财乃身外之物也。”
……
新任陕西总兵高杰约在十七日下午到达潼关,此时新军已经全部到达,潼关城进入热火朝天的防备准备。
接赞画们规划,他们军伍沿渭河,西原各处分布扎营,然后一只一只进入关城,南原,禁沟等处,看帅营对他们的安排。
陕西各镇中,高杰、郑家栋、牛成虎随新军防守潼关,他们正兵营,各三千到五千人不等,然后镇内游击级别的将官需出兵,每人一千多兵,二千多兵,甚至几百兵不等。
三镇有出营兵一万五千人左右,内中实数不可能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