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挂着地图的辽东方向,这个可能性极大,不可不防。
王斗赞许的看了韩朝一眼,说道:“不错,确有这个可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管到时东奴入不入关,我们该做的准备一定不能少。宁多勿少,正兵加屯丁,就按二十万人的规模来动员。”
……
王斗确定下来后,后续细节将由军政部、民政部、参谋部等各方部门来完善,这将是庞大而复杂的工作,毕竟出兵一万人与十万人,十万人又与二十万人那是截然不同。
军士外出作战,当然要消耗粮食,人吃马嚼,路上损耗,都将是惊人的数字。
保守估计,此时每个军士每天消耗粮食大约在一公斤左右,也就差不多是此时的一升。事实上此时的人食量极大,就是一餐吃两斤米的都大有人在。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说人日食两升,万历援朝中也有人日食三升的说法。
一百升为一石,二十万人,一天消耗的粮食就在两千石,这当中如果有马匹更不得了。
此时马匹的食量与人相比,差不多是十比一,后世约可缩小到五比一。也就是说,人吃一升,马要吃十升,当然,马匹吃的是草料参杂粮食,以干草、豆料等为主。
这内中粮草有所比例,一般来说,由于草料本身提供的能量不是很高,因此马的进食量必须很大。如果想让马匹快速作战,就需要提供精料,以粮食豆料为主,再加上合适的盐份补充马匹的体力。
靖边军现在马匹标准是一半粮食,一半草豆,也就是说,干草暂时不算,一匹马吃的米麦是人的五倍。
二十万大军,除了骑兵羽骑兵的战马,还有拉车的骡马,估计到时有七万匹马,一天消耗的粮食就在三千五百石。
这样合起来,二十万人马,一天消耗的粮食就在五千五百石,一个月消耗的粮米就在十六万五千石。
此时后勤运输损耗还不小,如果有十万人的规模,大军距后勤供应地有十天距离的话,那后勤的总消耗量,几乎就快赶上作战部队的消耗量。这还是十天的距离,如果路程拖得更长,那后勤的消耗量更大。
也就是说,二十万人马一天消耗的粮食量不仅仅是五千五百石,放在此时国家,那当然不得了。
这也是这个时代非常讲究就食于敌的缘故,《孙子兵法》就说:“食敌一钟,当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