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相处说话。普通朋友,大概就是这样吧?说得太肉麻了显得假。
于是高煦伸出手、在张勇的肩膀上拍了一下,然后抱着自己的纸箱径直走了。张勇的声音道:“电话联系。”高煦头也不回地伸手挥了一下。
下楼后,他把纸箱扔进后备箱,然后驱车去一个购物中心。在那里胡乱拿了成箱的方便面、奶制品、包装熟食、茶叶,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高煦把东西扔进后备箱,直接回家。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商品,价格很低,普通明国人只要有收入可以随意买。
没有了工作分散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高煦得以集中精力、进行一些前期学习和分析。
得益于网络资讯信息的发达,他的工具,几乎只需要放在书房里的一台电脑。不过高煦做一些信息统计和分析时,还是不太习惯用电脑软件,所以没两天他的书房里、便贴上了各种各样的纸条,纸张上也胡乱写写画画着不少东西。
一开始他最好利用韦家的两家公司,至少有现成的渠道。电影和动画,目前高煦倾向于动画影片起手。
因为他觉得电影的表达,可能更依赖于导演、演员等各种因素,这些东西他暂时无力掌控。而动画方面,因为大明国的制作技术先进,可能在表现画面时有优势。
近年票房高的影视动画,他也一直在观看琢磨,还阅读了不少分析观影市场的文章。
经过一段时间,他得出一些个人的结论,明国观众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观影口味可能与想象中不太一样。诸如家庭肥皂剧、言之无物尿点太多的作品,一般都在浪费投资人的钱,没什么观众。
甚至一部分作品、走入了晦涩的歧路,却仍有不少受众。高煦看到了几部高分电影,总觉得有点类似意识流,在表达很难描述的人性和现实,不专心看甚至不知道导演究竟想说啥。还有烧脑片,情节和时间序列非常碎片化,一样有市场。
所以高煦发现,这里的情况、与另一个世界,还是有区别的。
不过大明国工业化之前,有几千年的历史,世人在一些文化层面的东西并没有变。一些传统的文化非常顽固,哪怕世界规则已完全翻新,它还是存在于世人骨子里。
高煦无意于剑走偏锋,特别是前期的选择上。他认为一些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通俗东西,可能市场很广阔,很难失败。他从风险角度看待这个事,倾向于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