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p>
……</p>
【胖吹和头油侠他们怎么没来?太不够意思了吧?】</p>
【难道还没醒?创世的人不是已经把他们救出来了么】</p>
……</p>
正当众人谈起乾陵里困住的其他主播,一缕紫气悄无声息地自东方天际徐徐飘来,数百万忠臣和邪臣高呼万岁:</p>
【来了!紫气东来】</p>
【老子给力】【???你给个屁的力?】【我说的是“老子”,不是我】</p>
【果然吉人自有天相】</p>
……</p>
关于“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从此,“紫气东来”比喻吉祥的征兆。</p>
此番紫气降临北峰,武则天身为东道主,随意操控气运走势,集万千观众的意念于方炎一身,正式开启复(zha)活(shi)仪式。</p>
与此同时,一刻也不肯消停的《兰亭序》发起最重要的一波互动,将“生死兴叹”代入千万观众的内心。</p>
这回闪闪发光的是《兰亭序》最为著名的最后一段,书圣王羲之见识过古人对待生死之说的种种哲学理念,深有感悟:</p>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p>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还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有所感慨。)</p>
如今,书圣那一代的“今人”,已成了这代人的“前人”。</p>
“命运”、“权势”、“永生”……仍是老生常谈的千古话题。</p>
本次盗墓直播,不论是武则天不惜一切代价的“逆天改命”,还是瑜辰机关算尽的“险获新生”,都惹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