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想要先消弱他的实力,然后再进行围剿。
所以杨光远心中也是忐忑,于是暗中把他的儿子们全部招了回来准备扯旗造反了。
但是他一个藩镇,而且还是没有多少军队的藩镇,根本不是石重贵的对手,但是前面有石敬瑭的榜样,所以杨光远也想学一把石敬瑭。如果石敬瑭当时联合契丹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自保,那么杨光远联合契丹就完全是为了当皇帝了,赤裸裸的为了自己的私欲。
而之前他和契丹一直有着联系,所以契丹方面对他的态度还是很好的,杨光远趁机对契丹泄露中原的一些情况,什么中原大饥荒,国库空虚,军队腐朽缺乏训练什么的,全部夸大其词的一说,就开始忽悠着契丹进军中原。
这第一次契丹和后晋战斗,我在标题里说引契丹入中原已经算是给杨光远留了面子了,其实事实上算是他主动邀请或者说恶性的忽悠着契丹进入中原的,其心可诛,其罪难赎。
契丹方面一直以来都对石重贵对契丹称孙不称臣的举动十分生气,但是他们内部也没有统一口径,到底打不打中原他们内部一直在纠结。但是就在此时他们得到了杨光远的消息,最终契丹方面还是决定发动着一次的战争,顺势进入中原灭掉后晋。
双方达成协议之后,契丹开始准备南下,石重贵听说之后,也很有胆气就准备御驾亲征,景延广作为最高统帅也亲临前线。
当时契丹一路势如破竹,迅速南下,石重贵和景延广就在魏博一带和耶律德光相持,可以说当时后晋的局势十分的危险了,一但契丹方面突破了魏博的防线,随即就进入了黄河一带,黄河根本就是无险可守的地方,说起来黄河号称天险,但是事实上用处不大。
为了阻止契丹方面直接越过魏博等地渡过黄河和杨光远会和,所以石重贵派了大梁的军队防备在黄河沿岸,沿黄河而下看见契丹兵就要拦上。
结果在半路上还真的看见了契丹大军正在修筑码头渡口,准备渡过黄河直接和杨光远会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