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到了李嗣源的信任,让李嗣源对他的印象非常好,这一次就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机遇,他抓住了。
等到李嗣源当了皇帝,就想起了他,一来是的时候还是让他在魏州干个小藩镇,后来就调到了滑州,随后官职越来越多,级别也越来越高,什么天雄军兵马留后、邺都留守、兴唐府尹、沧州节度使、兖州天平军节度使等等。
官职一大堆他后半生历经十多个藩镇,发挥的都是一扫光的精神,到处搜刮民脂民膏,但是因为他懂事,知道勾结权贵讨好上司,所以官职也是一路高升。
到了石敬瑭的时候,不仅当上了太师、顺便还封了卫国公最终加封楚国公,节度藩镇也是越来越大,可谓是官运亨通。
这里说他两个事一个是他“赵拔钉”这个个名字的由来,也是我们标题中所说的这和个尺,另一个就是他结交权贵继续做大做强的方式。
原本赵在礼在宋州做官,但是为人比较贪婪,到了这里就算是地皮也要搜刮起来几层,很多的百姓对他都是怨念极深,想着这个祸害赶紧走。
但是赵在礼这个家伙还是一个小心眼,只要是谁敢露出不满,那么就等着死吧,赵在礼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个敢于蔑视他的人的,要是有人举报他他也不怕,他的关系硬啊!而且还很有门路。基本上在当时当权的没有不收他贿赂的,所以赵在礼也能在地方上肆意妄为,而不担心被中央查出来。
突然有一天,上面下来调令,赵在礼要离开宋州了,去别的地方,这里的百姓一个个都是欢天喜地,奔走相告,普天同庆,不论男女老幼都开始大肆的庆祝,很多人都说:“这下可算是拔掉了眼中钉了。”
因为当时赵在礼在宋州十分的不得人心,所以百姓们全部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但是毕竟民不与官斗,所以这些百姓还是对赵在礼忍耐,现在赵在礼终于要离开了,他们的兴奋那是压抑不住的。
但是这个消息传到了赵在礼的耳朵里,赵在礼很生气,于是就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