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想到,石敬瑭最终还是想要罢免他,虽然可能仅仅是气话,但是他已经知道了石敬瑭能够容忍他的底线了,而且这件事最终对于他和石敬瑭之间的关系也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于是刘知远在大学士来了之后,急忙就接受了诏令,表示愿意接受皇帝的封赏和任命。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这也算是他和石敬瑭之间发生的为数不多的不愉快之一,但是很有代表性,五代兵骄将傲,这也算是一个缩影。
此后他就一直到外面做藩镇,偶尔回到京城都会找石敬瑭在一起坐坐,甚至还有好几次石敬瑭听说他回来了,就到刘知远的家里来见刘知远,这一份礼遇在五代那也算是非常高的标准了,不过不知道这时候的石敬瑭还有多少真心。
因为不管怎么说,自从上次事件之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出现了一丝裂痕的,为削弱刘知远的权力,石敬瑭有一次借口防范安重荣,让刘知远到魏州任职,将他调出了京城。第二年,又将他调到河东任节度使,但是免除了他禁军统帅的职务,让杜重威接替他。刘知远知道石敬瑭开始猜忌他,到了河东也就开始为以后做打算,专心经营河东这块地盘。
其实能够把刘知远调任河东节度使,我觉得石敬瑭对他还是信任的,毕竟河东是沙陀的发源地,基本上沙陀三王朝都算是起源于河东地区。
为收拢河东地区的民心,进而把河东变为他的根据地,搞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刘知远到了之后,就立刻派人把当年曾经打了他一顿的僧人请到官府来,热情招待了一番,感动得僧人们热泪直流。
其实刘知远早年还是很潦倒的,据说有一次因为他的马踩坏了僧人的庄稼,于是就被那群僧人捆起来打。等到刘知远衣锦还乡,回到了河东,但是却没有找僧人报复,而是更加的礼遇僧人。
从此,刘知远有度量讲仁义的美名传遍了河东,在河东军民的心目当中他的威望大增。刘知远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比石敬瑭要强出很多,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