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
主要的形式还是各地地方官进行推举,除了地方的大官之外其他的中下层都允许推举,而且还允许地方官往中央推举人才,这也算是当时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特殊方法,推举虽然效率高,而且有利于工作的展开(推举的都是自己人,工作起来自然不会有问题)
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会让很多人滥竽充数,有些并不是真的有才能,仅仅和当官的关系比较好而已,这基本上就是隋唐之前的制度,这一种制度对于大家族和门阀的形成还是有强力的推动作用的。
当时的规矩就是带使相的节度使可以推荐三名,不带使相的节度使能够推荐两名,至于一般的防御使、团练使、刺史之类的能够推荐一命,但是这些推荐基本上主要还是集中在地方官,对中推荐向中央的,这一点就需要中央妥善协调安排了,和地方上关系不是很大了。
这基本上刘知远的一生,军事上他干的主要就是南下中原,再有就是肃清契丹残余势力,剿灭杜重威叛乱,整治中原治安,但是还有一点就是他在政治上面的一些措施,其实此时刘知远的执政刚刚开始,但是很遗憾,他不久就死了。对于刘知远之死也是挺让人遗憾的。
其实刘知远也算是比较可怜的,据说他打完了杜重威,回到了开封,就传来了一个噩耗,他的儿子死了,他原本培养的皇室继承人,而且还是唯一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刘承训竟然死了,这一下子把刘知远打击的不轻。
可能大家也听说过人生三大喜和三大悲,人生三大悲里面有一个就是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刘知远就是这样一个可怜人,其实想一下他和当时的朱温以及朱元璋都是有点类似的,都是大儿子合格的皇位继承人死了,然后一个半路上杀出来的皇子当了皇帝。
这一点朱元璋的运气还是做好的,最起码他家窜出来的的那个当皇帝的皇子还算是有能力,但是朱温和刘知远后面的皇帝就只能说一句草包了。
其实五代和明朝基本上没啥可比性,明朝的大环境还算是不错,就算是有战乱但是集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