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儿子还没有当皇帝,他就开始提前进入太上皇的状态了,对于这些郭威这些人也知道拉拢了。
但是刘崇的一个谋士却告诉刘崇,这可能是郭威的缓兵之计,让刘崇小心一点,但是此时的刘崇已经被他的儿子即将当皇帝这个幸福的消息撞击的有点回不过神来了,也没把这谋士的提醒当回事。
在郭威的蛊惑下,刘崇甚至还把准备进入中原大军解散了,让他们该干啥干啥去,反正不打仗了。
随后他就等着他的儿子进入开封,然后即位当皇帝,这样他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这一辈子也算是没白活。
其实刘崇也有点思路不开阔(说白点就是笨,脑子不转圈),就算是你的儿子被群臣举荐为皇帝,但是毕竟现在还没有坐在皇位上,而且郭威也不是一个白痴,为啥要为你打江山?
所以当时他的那个谋士的建议是正确,不管刘赟是不是要当皇帝,都要南下,要是郭威是真心的,那就让刘赟做皇帝,河东的大军也能保证刘赟的地位不动摇。
要是郭威居心不良,河东的大军立刻就能拉起平叛的旗号,在开封干掉郭威,这样一来才算是双保险。但是现在傻傻的在河东等着郭威把皇位让给刘赟,这的确是有点不靠谱。
可是就这么不靠谱的事情,刘崇还真的干了,这一段时间给郭威了一个缓冲期,而半路上的刘赟也被他控制住了,郭威把刘赟软禁在半路上。
而此时郭威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他谎报军情,说是契丹来了,所以他只能先到北面去平定叛乱。
但是刘赟还在半路上软禁,所以朝廷大事都是郭威一个人说了算(虽然那时候皇太后暂时掌权,但是仅仅是名义上的。)这件事自然也不例外,所以郭威带着大军就往北面去了。
但是在半路上却发生了一件事,恩,黄袍加身。可能有人会说了。黄袍加身不是赵匡胤吗?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