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但是不过不接受,还说道:“诸侯入境,作为为皇帝我本来就应该招待你们还用交什么买宴钱!”
其实这就是郭威的一种态度,那就是不愿意和这些贪污腐败的地方诸侯同流合污,不愿意因为他的原因加重百姓的负担。
郭威不容忍地方官的贪污问题,而且自己也不接受地方官的朝贡,这使得五代一来贪污成风的风气渐渐好转,不管咋说贪污的少了。敢于明目张胆压榨百姓的也少了。
其实郭威是一个很简朴的皇帝,他一到京城,就将刘承佑在宫中的奇玩珍巧之物全部拿了出来,公开砸毁还说道:“刘承佑就是搞这些东西才会亡国的,我不需要在这些东西。”
所以他曾经还几次下令禁止地方官送一些特产之类的进京,也不让地方官进奉一些好玩的东西,这一点他和李嗣源基本上都是类似的。
但是李嗣源虽然也是明君,但是他不如郭威的地方也是有的,那就是在死后葬礼这件事的安排上。
郭威出身草根,他见识过很多皇帝一旦死了,那就是全国大操大办,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说,而且还没啥用。
而且除了皇帝和贵族们的葬礼大操大办之外,渐渐的民间也搞起了大操大办这一套,而且民间还是向上层的这些贵族和皇室学的。
所以郭威就想着能不能够从上层开始改变这个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厚葬行为。恢复到过去那种一堆黄土,衣服白骨,外加一个粗糙的石刻,就行了。
其实那时候支持厚葬的人,也是与依据的,“天子死,停丧七月而葬,诸侯死,停丧五月,大夫死,停丧三月,士死,停丧一月;百姓死,停丧七日”
这是古代儒家的一个礼制体系,在当时人们就有一个错觉,只要是停葬时间越长,那就地位越高,越显得儿女有孝心,因为停葬期间儿女都是要守在一边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