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南方虽然好打,但是想要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中原的领导还是很不容易的,要是他们平定了南方之后就直接北北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刚刚完成统一的南方,不可能忠心耿耿的为柴荣全心全意的效力。
很有可能就在柴荣北上的时候,他们在后面就出坏招,甚至一看情况不对就开始搞起了叛乱,这都是有可能的,也是曾经发生过的。
曾经南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付出惨痛代价剿灭了楚国和闽国,但是还没等南唐好好地巩固一下,结果就在多种因素之家造成了楚国和闽国的叛乱,结果刚刚打下来的领土又被被人占去了,南唐损失惨重,但是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能有人会说,柴荣英明神武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这并不是皇帝英明就行的,还需要地方藩镇的配合和臣服,这明显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一下子占领南方,周朝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消化,而且还有可能短时间内消化不良。
这绝对不符合柴荣的利益,所以柴荣的主张就是先把南方放一放,然后在将一些重要的地方拿下,一方面巩固周朝的边防,另一方面也为即将到来的北伐进行物资储备,比如拿下南方一些比较富裕的地方,为将来提供粮食之类的。
而且还能节约一部分驻守在南方边境的军队,这就是柴荣的计划,先敲打南方,一方面让他们害怕,一方面捞点便宜,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另一个大的计划而准备的,那就是灭掉契丹。
此时的确是一个灭掉契丹的好机会,因为此时还是耶律述律当皇帝,他在契丹我们也说了整的乱七八糟的,民心不稳,政局动荡,只能把安内当成了当时的首要任务,甚至内部还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可以说此时的契丹十分的虚弱,就算是不能进入契丹腹地,那么收服幽云十六州那也是有可能的。
而在当时契丹还算是最大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他没有选择实力小的北汉,而是选择了契丹,这就表明了他的态度,那就是先难后易,先北后南。
柴荣虽然也用到了以势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