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费劲,现在押运粮草更是不方便,而且途中损耗很大,所以这一次西征的周军也出现了这个问题。
于是监军向训就建议王景,没有粮食可以找皇帝要,但是现在咱们还是应该好好的坚守凤州阵地,等待机会一举攻下凤州秦州等地。
随后王景给柴荣写信,让柴荣再送点粮草过来,他凤翔的粮草支撑不住西征大军的消耗啦。
柴荣接到王景要粮草的书信,交给了大臣们,让大臣们商量一下,看看这事咋弄?当时有一个宰相就直接说:“王景讨伐后蜀,这都好几个月了。还有没什么功绩,但是要粮食却是一流,现在国家也不富裕,西征军浪费粮食却打不了胜仗,还是先让他们回来吧,以后再说进攻蜀国的事。”
虽然宰相这样说,但是柴荣却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皇帝,他进攻后蜀这件事本来就是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他统一大业的第一步,现在要是第一步都走不下去,那以后还怎么办,所以在柴荣心里,也是不想撤兵的,也不想认输。
于是就找来了他的亲信赵匡胤,让赵匡胤到前线去看看,观察一下是不是真的有困难,要是王景能力不行,或者凤州和秦州真的攻不下来,那就算了。
赵匡胤顺便带着一些粮草物资赶到了凤州前线,赵匡胤和后蜀的赵季札不一样,赵匡胤那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对于柴荣还是忠心耿耿的,办事也稳妥,在前线仔仔细细的转了一圈,又和王景和向训仔细讨论了一下战况,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拿下凤州和秦州指日可待,让柴荣放宽心。
有了赵匡胤的视察结论,朝廷上面暂时没有反对的声音了。而柴荣心里也舒坦了,又继续研究下一步进攻南唐的计划。
再说说凤州前线的事情,周军和后蜀军僵持了一段时间,双方小打小闹了几场,但是损失都不大,李延珪不能赶走王景,王景也拿不下李延珪。
王景作为攻城的一方,按理说久攻不下,应该是他比较着急才对,但是事实上刚好相反,作为守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