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的没有什么靠山背景的书生,历任三朝,成就了执掌政权,参与决策的宰相,这个速度要是在一般的朝代那也就能算是一般的速度,但是在五代,这个混乱的时期,能够保住小命就算是不错了,而且当官的话能够混日子就行,可是李谷不仅顺利完成了三朝之间的过渡,还能一步一步往上爬,这就很不简单了。
我们在前面讲到的前面郭威进行改革的时候。废除了禁止民间使用牛皮的法令,这个法令的推动者和具体的实施者就是李谷,而废除军用的屯田,这一点也有李谷的功劳,可以说他在郭威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他的能力也开始逐渐的展现出来。
后来郭威死了,柴荣上台了,在柴荣亲征刘崇的时候,他也在一边跟着,结果柴荣赢了。大赏群臣,这里面就有李谷,不久李谷成了司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等等。
而且当时李谷还干了很多是都是很让柴荣满意,所以柴荣对他还是很信任的,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就我们上面说的十一月初一,柴荣准备发兵进攻淮南,就让李谷做了一个先锋统帅,为他打了前站。此时虽然淮南还没打下来,但是淮南那块地方的官职已经送出去了,因为主攻的就是寿州。所以当时给李谷的还有一个寿州知府,其实全称应该是知、庐寿等州府事。
这就是李谷的大致经历,但是真正值得说道还是他和韩熙载之间的一段佳话,韩熙载是个很有名气的人,历史课本上的名人,想要了解他打开历史书就是,所以咱们先不详细说他,他在南唐那里也会较为详细的提一下。
韩熙载是个很有雄心的人,但是当时后唐政局混乱,特别是李嗣源被拥立当皇帝的时候,他的父亲被牵连了。结果他的父亲就被杀死了。
他惊慌之下他就跑到了南方小国,希望够过上几天好日子,更希望能够有机会报仇,就他走的时候,走到了李谷的家乡,在淮河边上就请来当时还没有考上进士的李谷,他比李谷打上一岁,当时韩熙载二十四岁,李谷二十三岁,都是年轻人,一个个都是意气风发,都正是指点江山粪土万户侯的年纪。
韩熙载觉得他的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