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方面的百姓和群臣听说后周的军队马上就来了,一个个吓得不行,这都多少年了,中原没打过他们了。但是曾经劝过李璟不要撤掉把浅军的清淮节度使刘仁赡神态自若,积极部署军队守卫抵御大周军队,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边境大将,这的确不是一个庸才。
在他的控制下,他的地盘上和平日没有两样,百姓和官员们的情绪稍趋安稳。南唐李璟听说消息之后,可能也会很后悔他曾经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撤了把浅军,要是把浅军还在,现在谁敢渡过淮河?就算是渡过了淮河,怎么会这么无声无息?
所以无奈之下,李璟只好急忙任命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领兵二万奔赴寿州,奉化节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应援带着兵也赶紧赶了过去。
此时吴越国也来凑热闹,南唐和吴越国之间打了不是一场两场了,所以现在既然周朝准备好好收拾一下南唐,吴越国也请求出兵帮助周朝。
对于这样的事柴荣是不会放过的,虽然史书上记载的事柴荣指示吴越方面出兵的,但是这里面肯定会有吴越方面的意思在里面。
不久李谷渡过黄河的消息传来,柴荣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决定亲征淮南,他想自己亲自到前线去。
柴荣走了之后,留守汴梁的人选,柴荣任命镇安军节度使向训为东京留守,开封府尹王朴为副职,另外由彰信军节度使韩通负责汴梁防务,共同看好大本营。
一切准备就绪,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正月初八,柴荣率军离开汴梁南下,迈出了征服淮南的旅程
此次南下,柴荣的战略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江东的门户寿州,寿州的重要性咱们上面已经说过了。
为了拿下寿州柴荣又下了一步棋,让归德节度使李重进率兵直逼正阳,河阳节度使白重赞率兵屯守在颍上。正阳和颍上分别在寿州西边的淮河两岸,柴荣的打算缩小对寿州的包围圈,慢慢吃掉寿州,这是一种势在必得的姿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